溫哥華大都會樂團(VMO)第23年度開季音樂會9月6日在溫哥華市中心奧芬劇院(Orphaum Theatre)成功演出,指揮家謝建得(Ken Hsieh)再度以他靈巧的指揮棒,讓這場以德國風格為主題的音樂會流洩出來的音符,回盪在觀眾的腦海,久久不去。
音樂會最大亮點無疑為3位年輕演奏家──鋼琴家馮展英(David Fung)、小提琴家Christel Lee和大提琴家Jonathan Roozeman於上半場合作詮釋的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C大調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的《C大調三重協奏曲》是他於1803年創作的獨特作品,將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這三種獨奏樂器與交響樂隊組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結合室內樂親密對話與交響樂磅礴氣勢的新形式。
這首作品曲風單純明快、精巧靈動,並有著親密互動的室內樂風格,也為浪漫主義的創作開拓了思路。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依序為快板、廣板(慢板)以及波蘭舞曲風格的迴旋曲。
三位現代音樂家馮展英、Christel Lee和Jonathan Roozeman,將這首曲子完美詮釋,觀眾在閉目聆賞時,心眼仿彿能看見貝多芬在舞臺上方微微笑。
這場音樂會另外兩大亮點還有駐團作曲家Aidan Mulldoon Wong新作的世界首演,以及由謝建得指揮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
與布拉姆斯另外三首交響曲相比,第四號交響曲花了更長時間才能晉身音樂會常規曲目;時人認為「第四」「艱深」和「複雜」,而且這種觀點持續多年。然而第一樂章開端主題卻十分悠閒,與布拉姆斯其他作品一樣易懂誘人。可是樂曲規模宏大,充滿各種矛盾的情緒,氣氛變化十分戲劇化,結果開端的悠閒情緒最終還是被躁動不安的氣氛淹沒。第二樂章由兩支圓號掀開序幕,氣氛莊嚴肅穆,最終卻讓路予喧鬧的第三樂章。第三樂章令布拉姆斯許多支持者大為驚異:這樣一位以認真嚴肅聞名的作曲家,竟然寫出幽默的音樂。
經過突如其來的歡欣樂章之後,第四樂章也如布拉姆斯其他作品一樣深刻。
這次開季音樂會特別的是,在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加入了蘇州交響樂團的4名成員演出,促成加中兩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友好關係。
另一亮點為該團首席小提琴家、84歲日裔的長井明,宣告退休交棒給年輕人,他的長期付出獲得一致尊敬和掌聲。
來源:加拿大樂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