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過後,列治文兩大選區中,列治文中-馬寶選區(Richmond Centre-Marpole),換人做做看,由原來自由黨的繆宗晏,變成了現任列治文市議員,代表保守黨的區澤光 (Chak Au)勝出。
區澤光多年來為社區做的事有目共睹,著無庸議,不過,他的當選也引發了一個問題,要不要辭列治文市議員,但他表明了,不會辭市議員職務。
他在社交平台上回應筆者的問題時說:「實際上,就算我在國會議員上任後(5月底)辭職市議員職務,補選最快也要在9、10月間舉行,到時選出來的新議員任期可能不足1年,因為2026年市議會選舉在10月19日舉行,是否應該花100萬元選出任期不足1年的市議員,恐怕會見仁見智。」
因此,很簡單,他的考量就是「省錢」,省掉補選的錢。區澤光認為,他繼續擔任列治文市議員工作,不用花費 100 萬元補選一個只能做 1 年多的市議員,能夠節省很多納稅人金錢。
但為了杜絕外人以為他想拿「雙薪」的想法,他跟媒體強調,此決定並非想「雙重領取」國會議員和市議員的薪資,所以他會把自己的市議員薪水捐給慈善機構,完整受捐贈的名單將於年底提供。
●看看白石那邊
實際上,在卑詩省,市議會轉換跑道進入國會的,不只是區澤光,白石市議員卡拉森(Ernie Klassen)就代表自由黨,以約 3,000 票的優勢擊敗了保守黨現任議員馮杰妮(Kerry-Lynne Findlay)贏得了 南素里-白石(South Surrey–White Rock)選區國會議員,而他的做法,則是辭去市議員職務(說是說退休)。
據CityNews報道,克拉森說:「經過深思熟慮並與利益衝突和道德專員辦公室以及白石市長協商後,我將辭去白石市議員職務,立即生效。」
因此,一般做法,是先與市長「協商」,畢竟市長也代表了城市的民意,不管結果如何,市長的決定,多少也反映了民意,因此,克拉森的辭職決定,沒有異議。
但區澤光這邊呢?是否曾跟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談過?
區澤光回應筆者說:「我與(市長)馬保定商量過,他支持我的決定。」
如果馬保定真的支持區澤光的做法,外人也就不必再多置喙了,畢竟也沒有規定城市市長和市議員不能有其他兼職工作。
但有些選民並不認同區澤光一人分飾兩角的決定。
列治文居民 Jerome Dickey 就投書至《列治文區報》(Richmond News),稱「雖然不辭職可節省納稅人金錢的意圖似乎值得稱讚,但它引發了有關公共責任和有效治理的道德問題。」
他說區澤光的決定破壞了納稅人對民選官員的信心。
前省議員姚君憲說,區澤光的決定,等於造成了其他列治文市議員的工作負擔,也等於讓屬於溫哥華市馬寶區的選民沒有一個百分百為其付出的國會議員。他說:「在民主面臨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謹慎看待那些以財政審慎為名、可能侵蝕民主基礎的決策。」
但列治文居民 Alex Sagert 則稱讚區澤光的決定。他在《列治文區報》投書說,區澤光為納稅人省錢,還把薪水捐給慈善機構,這是正直和公共服務的表現,是真正把列治文放在第一位的政治人物。
所以,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區澤光辭不辭市議員職位,既是市長也支持的,如果你還不同意區澤光兼職市議員,那不妨直接向市長大人反映吧!
來源:微信公號/博覽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