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17日,周一),有一場我有點懂,但又有點看不懂的集會。那是一場以「保護列治文安全 – 反毒集會抗議,倡議預防、執法和治療終結毒品問題」為題的集會,在列治文市政府前。
我了解這個集會,名字很清楚,就是「反毒」,因為一名華裔14歲少女因吸毒過量致死,上周四在素裏舉行葬禮,面對女兒離世而痛不欲生的父母說,知悉女兒染上毒品後積極尋求幫助,但卑詩省衛生局的戒毒輔導員卻告知不能強迫孩子去戒毒,最終孩子失去生命,政府的不作為,讓女兒枉死,少女的父母痛斥「是製度害死了女兒」。
接著溫哥華島一個男子懷特赫德(Steven Whitehead)在女友成為了卑詩省又一名死於使用毒品過量的亡魂之前,曾用盡一切方法試圖阻止悲劇發生,他不但曾報警求助,更請求一名毒販幫忙,不要再賣毒品給他的女友瑪丁(Briana Martin)。沒想到仍阻止不了他女友的死亡。
這兩件事,其實就顯示了卑詩省毒品的泛濫,因此,會有個「反毒」集會,完全可以想得到。

但昨天的集會卻很有意思,因為,它本來不是,或不完全是針對反毒而來,它原本是針對反對興建 Cambie 與 Sexsmith 路的支援房屋計劃,但抗議消息公布後幾天,列治文市議會就在上周四宣布取消省政府的計劃,該支援房屋項目被終止。集會發起人謝言信 (Sheldon Starrett) 表示:「這代表表達民意、勇於發聲的重要性。反毒是一場長期抗爭戰,民眾不能鬆懈。」
發起人賴彥宏說,去年 2 月大家首次走出來反對毒品註射屋的設立,「毒品註射屋不設了,支援房屋終止了,這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我們必須持續向政界施壓,確保他們履行承諾,並解決『逮捕即釋放』政策、可吸食毒品的住房設施及失敗的減害實驗所帶來的根本問題。」
這個意思就是把「支援房屋」與「毒品註射屋」劃上了等號,雖然這不一定是主辦方的意思,但賴彥宏的說法,表面意就是這個意思。
事實上,根據省政府發布與溫市一個支援房屋項目有關的條例,大約可知「支援房屋」主要是為社區中無家可歸者或面臨無家可歸風險的人士提供安全、溫暖和具備支援服務的居所……沒有一字一句提到「毒品使用者」,但列治文那邊一有了相關計劃後,民眾就認為,所謂的支援房屋,很有可能會給癮君子提供住所,影響社區安全,因為入住者篩選的門檻過低。
就像也參加集會的省保守黨黨領羅仕德的呼應,他說,並不反對支援房屋的設立,而是反對「低門檻」(low-barrier) 的設計,不能讓有毒癮者入住。羅仕德說:「有毒癮者需要接受治療,入住適合的場所,而不是和普通低收入的弱勢者都住在一起。」
這一來,再次把「支援房屋」與「毒品註射屋」劃了等號。這是我對集會有點看不太懂的地方。
如果真是門檻過低,的確是該反對。
但我不知道省府方面是不是也認為,概念中的支援房屋會讓毒癮者入住,為什麼不拿出更詳細的條文,向列治文市民解釋?
本來為無家可歸者或面臨無家可歸風險的人提供安全、溫暖和具備支援服務的居所,是很好的想法,沒有人反對,對省府來講,要在列治文建立一個很棒的支援房屋,應該是人人稱頌的好事──只要省府對列治文市民「講清楚、說明白」即可,卻不知為什麼不這麼做?
難道安置毒癮者,讓他們生活在社區中,與老人、幼童生活在一起,就是省府的「理想」嗎?
如果是這樣,昨天的集會,我就看懂了,而且,我們的卑詩省府真的是要把毒癮者與一般人也劃上等號……
所以,吸毒者不需戒毒,販毒者繼續販毒,毒癮者愛咋樣就咋樣……
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卑詩省,跟哪個黨執政無關!
這是省府官員應該聽進去的!
來源:微信公號/博覽加拿大 圖源:加拿大中文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