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對來自墨西哥、加拿大、以及中國大陸的產品,額外收取不同比例的關稅,據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5年全球新車市場銷量為9,060萬輛,年成長率2.4%。估計區域占比以中國大陸29%最高,美國18%居次,西歐地區為15%。其中,美國市場因關稅因素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大陸市場「智慧化」的競爭預期將白熱化。
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18日表示,計畫對所有進口美國的車輛課徵25%關稅。他先前已提出將對墨西哥、加拿大產品收取25%關稅,並於2月3日宣布延遲30天實施;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10%的規定,則於2月4日生效。針對鋼鐵和鋁課徵25%的關稅,預定於3月12日生效。以上因素都將為2025年的美國新車銷售增添變數。
集邦表示,美、加、墨汽車產業鏈相互依存度高,考量地理位置、生產成本和《美墨加協定(USMCA)》,全球超過十家汽車公司選擇在墨西哥設置工廠,當地有30家以上各類整車廠,周邊還有多達數百家零組件廠,零組件運送往返頻繁。因應美國關稅新製,儘管車廠可轉移產能,也難以全部移出墨西哥,加上零組件同樣會被課稅,車廠無法完全避免關稅影響和供應鏈調整帶來的成本上漲,最直接的反應便是轉嫁成本至車輛售價。
集邦分析,若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開徵25%關稅,高漲的車價將促使消費者延後換車或轉向租賃、二手市場,預估2025年美國汽車銷量將從年增1%轉為年減3%。然而,關稅稅率不是唯一影響新車銷售的因素,最終的關稅條件、實行時間、降息速度、通膨趨勢、車廠應對與策略等也將牽動新車銷量的預估值。
新車銷量占比最大的中國大陸市場,其汽車相關財政措施將帶動2025年銷售,除了汽車汰舊換新補助將延長,補助對象與範圍皆將擴大,因此,預期大陸市場今年仍有機會保持正成長。
集邦預估,2025年新能源車在中國大陸新車市場的占比達50%,在銷量基期高的情況下,各家車廠不只要比車價折扣,智慧化功能也將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關鍵。龍頭車廠比亞迪喊出「智駕平權」,將智慧駕駛功能下放至平價車款,此舉不僅加速中國大陸車輛智慧化功能普及,更進一步推升當地智慧車供應鏈的競爭強度。
來源:聯合報 圖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