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選,雖然是3月24日起跑,距投票的4月28日,才一個月時間,各黨的競選義工招募根本來不及,導致候選人在每個選區的敲門拜票(door knocking)很難每家每戶都訪問得到,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選民投票的熱情,卻反而高漲。
以加拿大選舉局(Elections Canada)安排的復活節長周末四天(4月18日~4月21日)預投可見端倪,就拿4月18日的第一天來說,就有近200萬人投下神聖一票。
那天在溫哥華華埠中華文化中心的投票站就排了長龍,一位民眾郭太太驚呼「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她說:「我以為現在是長周末的第一天,大家都會忙著出去度假,下周的正式投票日,會塞爆票站,所以特別選在今天出來預先投票,心想今天人比較少,可以早點投,沒想到那麼多人。」
別以為只有華人較多的華埠如此,我第二天去溫哥華島的坎貝爾河(Campbell River)度假,去那裡的遊客中心取旅遊資料時,發現旅遊中心就在Maritime Heritage Centre,那裡也是一個投票站,一看,也有選民排隊等投票。
這長周末的預投人數,保守估計至少五六百萬。
■傳統民調帶風向
這麼踴躍的預投人數,有可能是來自於民調的推波助瀾。首先,在卡尼(Mark Carney)成為新的總理之前,所有的民調數字幾乎都是保守黨碾壓自由黨,多半時候是保守黨四十多個百分點,自由黨二十多。但在卡尼上台後,自由黨瞬間反超保守黨。讓人驚掉下巴。怎麼會這樣?
但保守黨似乎正以蝸牛的速度慢慢追上自由黨,就在聯邦選舉活動進入最後一周之際最新一項民調又有點變化了,Ipsos為《環球新聞》獨家進行的最新民調發現,自由黨仍然領先,但現在僅領先保守黨三個百分點。
這項民調是在上周辯論後進行,結果顯示 41% 受訪加拿大人會投票給自由黨,比上周下降一個百分點,而 38% 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保守黨,保守黨的支持率上升兩個百分點。
新民主黨獲得 12% 的支持率,比上周上升一個百分點;而魁人政團支持率下降一個百分點至全國 5%,在魁省支持率降至 25%;綠黨和加拿大人民黨各獲得2% 支持率。
兩大政黨之間 3 個百分點的差距在民調 3.8% 的誤差範圍內,也是自上個月競選活動開始以來的最小差距。
目前我們看到的所以加拿大民調公司做的民調,大抵如此,就是自由黨領先保守黨,但慢慢被追近,但另一分民調就有趣了,那是雅虎(YAHOO)的民調。
截至2025年4月20日,雅虎新聞發起的網絡實時民調顯示,在70836名投票的網民中,把保守黨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支持率高達63%!而卡尼的支持率僅有34%。這個結果與傳統的民調結果形成了巨大反差!

■實時民調出江湖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就要了解兩者的不同,傳統的民調流程是確定一個時間段,通常是2天或3天。然後確定樣本人數,通常是根據性別、居住地、職業、教育背景、年齡等因素篩選1000-1500人。最後是設計問卷,問卷要有交叉求證的技術設計,這樣能避免問卷的結果失真。
一般來說,民調機構都有精算師對民調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數學模型評估,然後給出誤差率。這樣一份民調結果就出爐了,這也是傳統媒體,比如CTV、比如《Global News》通常采納的民調結果。
但這個結果最大的問題是樣本數量終究是有限的,而且結果本身有延遲。比如4月19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采集的數據有可能是幾天之前的。
而雅虎新聞的民調采用的是實時統計辦法,也沒有對樣本的來源做區分,所以民調結果和傳統民調的差距巨大。考慮到互聯網民調面向的群體平均年齡通常比線下(通常是電話)民調要小,所以雅虎民調也可以視為年輕一代對加拿大大選的態度。
傳統民調中,CTV和《Globe and Mail》委托Nanos Research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自由黨大選支持率為43%,保守黨37%。(poll01)
另一個主要民調機構338canada.com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自由黨支持率為43%,保守黨38%。(poll02)
不管如何,做為選民,也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民調數字,畢竟那只能顯示這場大選相當激烈,也不管你支持哪個政黨,都要為自己支持的政黨可能落敗,而趕緊站出來投票。
再不到一個星期,就能知曉,究竟是傳統民調準,還是雅虎新聞代表的實時民調與網路民調較準了。
來源:微信公號/博覽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