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戰爭開打之後,有人挺俄,認為這是俄國的正義之戰;也有人挺烏克蘭,認為這是強權俄羅斯入侵另一主權國家,再怎麽樣,你先動的手就是不對。
也就是正在受欺負的一方,烏克蘭得到不少國家的聲援和支援,特別是美國。
但不管世界各國再怎麽樣支援烏克蘭,送武器送彈藥,俄國再怎麽氣得牙癢癢,也沒辦法,雖然擁有很多核武器,但不敢亂動,只能捱打。
但美國上周通過了一個決定,讓人憂心,也可能改變俄烏戰局,那就是,美國決定配合烏克蘭請求供應集束彈。
這項武器因太過殘忍,目前在100多國被禁用。
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麽是集束彈?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集束彈是一種遍撒大量微小子炸彈(bomblets)的方法,藉由火箭、飛彈或砲彈發射後,在一塊廣大區域從空中撒下。
這些子炸彈原本應在撞擊後爆炸,但許多都成為未爆彈,尤其是當降落在濕軟土地上時。這些未爆彈可能在之後遭人撿拾或踩踏時爆炸,致人死傷。
從軍事角度來看,若要對付躲在戰壕或堅固陣地裏的敵軍地面部隊,集束彈驚人有效,因為會造成大片區域太過危險無法自由移動,除非先仔細清除未爆彈。
看來是用在戰場上,理論上應無問題,那麽集束彈為何被禁?為何比其他炸彈更具爭議性?
■
最主要是,由於集束彈中的子炸彈散落於大範圍內,可能會危及非戰鬥人員。
戰爭是軍人的事,一旦對平民造成殺傷力,就很難再談什麽正義了。
也因為集束彈會造成非戰鬥人員,也就是平民的傷亡,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全球100多國都簽署國際性的「集束彈藥公約」(Convention on ClusterMunitions),基於集束彈對平民的無差別影響,同意禁止使用或儲備這類武器。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Red Cross)的數據顯示,集束彈大約會有10%到40%沒爆炸(集束彈的平均未爆彈率據信接近20%)。過了數年甚至數十年後,未爆彈藥可能會被平民的活動引爆。
兒童格外容易被集束彈傷到,因為子炸彈看來像是住宅區或農場地上亂丟的小玩具,兒童往往出於好奇心將其撿拾。
人權團體曾形容集束彈「令人憎惡」,甚至可稱是一種戰爭罪行。
試圖倡議全球各地禁用這種武器的集束彈藥聯合會(Cluster Munition Coalition)表示,具有潛在致命性的集束子炸彈在寮國和越南使用50年後,依然埋在地下還未爆炸。
也就是說,它可怕的部分,不是它造成爆炸的那一瞬間,正好相反,可怕的是那些未爆的部分。其殺傷力是持久的。
■
集束武器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被使用,而美國上一次使用是在2003年至2006年的伊拉克。
事實上,由於集束彈對平民構成危險,美軍早在2016年開始逐步淘汰不再使用。
俄烏戰事一開啟,兩方都有使用,因為俄烏兩國皆未簽署集束彈藥公約,美國也未簽署,但華府先前曾批評俄羅斯廣泛使用這種武器。
由於烏克蘭南部和東部戰線目前大致陷入停滯消耗戰,砲彈成為關鍵武器。據稱烏克蘭因缺乏充足砲彈,因此向美國請求補給集束彈,以鎖定俄軍部署在所有防禦戰壕裏的步兵。
■
美國同意給烏克蘭集束彈,有兩種情況可能值得註意。
首先,集束彈因未爆率高,讓殺傷力持久,顯然烏克蘭要來,不是要投放在「自己的國土」上,而是俄羅斯的土地,才能對俄羅斯的人民造成更久的殺傷力。
那麽這意味著烏克蘭「不進攻俄羅斯本土」的戰爭初衷有了改變,那就真的是兩國交戰了。
第二點就是開頭所言「你先動的手就是不對」,此事是俄羅斯不對,但華府同意給烏克蘭集束彈,美烏原來站的道德製高點就沒有了。
俄羅斯被控犯下的數項戰爭罪行被人詳細記錄,但美國如今供應集束彈,很可能遭人抨擊偽善。
美國這項行動無疑使其立場與西方盟友相沖突,而且有可能會改變世人對俄烏戰爭的想法,進而劃清兩邊的陣營,一如二戰時期的同盟國和軸心國……
細思極恐!
來源:微信公號/博覽加拿大 圖源:Freepik